垃圾分類工作這么做,做進群眾的心坎里 | ||||
|
||||
鹿城新聞網訊 近日,綠景大廈熱心居民特意向五馬街道送來的一面錦旗,用來表達對五馬街道的感謝,居民張阿姨表示:“真的太感謝街道工作人員了,正是他們的努力,我們綠景大廈垃圾分類‘時尚小屋’才能如愿建成!” “垃圾分類,是逐步改變居民習慣、培養意識的大改革,盡管很難,但我們街道一定要堅持做好!”五馬街道副主任葉醒芬經常同科室和社區工作人員如是說。五馬街道作為鹿城區中心街道,轄區內老舊及全開放式小區較多,導致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舉步維艱,雖然困難重重,五馬街道一直努力將垃圾分類工作做好做實。 據了解,五馬街道秉承“繡花”精神,匠心打造全區首座時尚小屋,全年完成3座時尚小屋建設,14座背街巷弄垃圾屋通過改造提升煥然一新;街道工作人員穿街走巷、入戶上門,順利完成轄區高層“撤桶并點”任務,實現轄區147個小區及10條主要沿街商鋪垃圾分類配套設施全覆蓋。 同時,該街道還創新開辟“垃圾分類好學又好玩”、“佳節分類主題宣傳”等垃圾分類主題活動,開展高質量宣傳活動400余場,專題培訓會10余場,實現轄區147個小區入戶宣傳和沿街商戶垃圾分類承諾書簽訂覆蓋率“雙100%”。 面對全區最重的示范創建任務,五馬堅持試點先行,逐個擊破,穩扎穩打,全年共創成省、市級垃圾分類示范小區9個,垃圾分類示范商業街1條;針對乘涼橋垃圾轉運站頑疾,打出“易腐直運、以桶換桶、定點收運”組合拳,創新推出全區首座易腐收運服務“小精專”中轉站樣板,實現31個小區易腐垃圾“以桶換桶”直運,成效顯著。 記者 戴武杰 通訊員 馬宣 責編 黃亦慧 |
||||